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古希腊七贤之一的哲学家泰勒斯,这是一位奇人。在亚里士多德笔下,人们看到泰勒斯贫困所以就认为哲学无用。为此,精通天象的泰勒斯预测来年橄榄会大丰收,于是他以低价预订了所有的榨油器。到了大丰收的时候,榨油器需求大增,泰勒斯果然大赚一笔。他也向世界证明,只要哲学家们愿意,就很容易发财。

当我们聊到学院派经济学家的时候,也不乏哲学家的这种尴尬,但是却缺少泰勒斯这样的运气。比如说,“当你排在领取失业救济金的长长队伍当中,经济学家可以让你知道:你为什么失业了,但是却无法让你避免失业。”

而我的同事张明博士,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思考、摸索,以及实践中的试错之后,总结出了自成体系的宏观经济分析框架。2018年,他对美元指数、人民币汇率、美国股市指数等指标的预测都对了,尤其是对美国股指的预测,还正确得颇为严重。

之后在2019 年初,张明博士对美元指数做出了与市场主流意见相反的预测,结果也被证明是对的。2019年他带领的团队还获得了远见杯全球市场预测第一名。张明研究员似乎为我们经济学家这个无聊而尴尬的职业争回了一点颜面——经济学好像是有用的,只要经济学家愿意,也有可能会发财。  

 


 

 实还不仅于此 ,张明博士还对分析框架、研究思路进行整理,并慷慨地分享给大家——这正是《宏观中国》这本书的缘起。当然,作者的行为不止于慷慨,甚至有些勇敢。毕竟,比起预测结果的是与非,分析方法的展示可能会更有争议(没错,经济学就是这么尴尬,但同时也是其有趣之处)。

而且,在本书最后,作者也再次就宏观经济未来走势做出了一些重要的预测和判断。比如第三篇第12章,作者对宏观环境给出了十大判断,同时对资产配置给出了十条建议。在资产配置的十条建议中,作者对股、债、汇、大宗商品、房地产、资产证券化产品等投资对象进行了研判和分析。

正如作者所言,“资产配置则属于宏观经济学在金融市场投资领域的具体运用”。实际上,前述十大判断、十大建议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紧紧依托于第一篇、第二篇的理论分析。所以整本书的逻辑体系自洽、清晰、透明。读者如果对某项预测、判断持有不同观点,那么你可以从第一篇、第二篇的理论分析框架当中,找到你和作者的具体分歧点在哪里。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思维活跃的读者也能体会到一种对话交流的效果。总体上,这本书既是对作者前期研究心路历程的一个归纳总结,也是对作者前瞻性预言的一个立此存照。我们可以一起来拭目以待。

也有可能不太幸运,你看完本书之后,还是有些不(mei)明(you)觉(kan)厉(dong)。对于这部分读者来说,这本书也是有用的,因为你收获了对经济学和投资的敬畏之心。同时,作者给您奉上了三条宝贵建议:

第一,避免被“割韭菜”的前提是调降无风险收益率。第二,挑选优秀的机构投资者代为投资。第三,保持独立思考的习惯,警惕落入集体非理性陷阱。对此我深表同意: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把你对经济学和投资学的敬畏、把你的困惑,都交给那些专业人士吧。这一点,对于当下中国的投资者而言,尤其需要用心去体会。

 


 

除了对个人资产配置提出十大建议 , 作者还在第3章,就如何提高长期经济增速给出了成体系的政策建议。从兼济天下的视角,作者再次证明了经济学家之“有用”。

为何在《宏观中国》一书中,经济学家能够表现出“有用”性?从宏观经济学到资产配置,这是惊险的一跃。对于个人投资而言尤其如此。经此一跃,宏观经济学就从黑板上的玄学,变成了有用的显学。不过需要强调的是,这一跃的起点,仍然是黑板上的宏观经济学(虽然在许多情况下,黑板上的经济学仍然停留在黑板上)。

在第三篇陪伴读者直面金融市场的躁动之前,张明博士已经心平气和的给读者讲述了大量的理论分析框架。这些分析框架贯穿于第一篇、第二篇,并延伸到了第三篇的资产配置内容当中。我想提醒读者,请记住这些理论分析框架的宁(ku)静(zao)与安(fa)详(wei)。如果你在面对金融市场的时候还能保有一份淡定、从容,那么这些理论分析框架就是这种强大气场的重要来源之一。

具体地,在观察长期经济增长时,作者使用了生产函数的分析框架,在短期周期波动中作者介绍了IS-LM、IS-LM-BP、GDP支出法等分析框架。在第二篇,作者给还出了一些更具体的分析框架,比如分析通胀走势、 分析BOP 与 IIP 状况的框架。此外,作者还在第三篇给出了经过修正的美林时钟,这是连接宏观经济分析和资产配置的关键节点。在此基础上,作者还提出了分析双边汇率、美元指数、黄金价格、原油价格、中国城市房地产价格的框架。

同时,张明博士对国内经济的观察还深度融合了国际分析,这也是我们研究所宏观团队的重要研究特点。在中美冲突和疫情冲击之下,这种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宏观分析视角,也显得尤为必要。  

 


 

当然, 有了这些分析框架,也不是说就一劳永逸了。正是有了这些分析框架,即使预测结果出现了偏差,我们也可以回过头审视、反思,对原有框架进行调整完善。然后,再用新框架进行分析预测。如此循环往复,就能提高对宏观经济的理解能力,并愉快的预言、见证经济周期的潮涨潮落。

正如作者所言,“宏观经济分析将是一个贯穿我未来生命历程的有趣游戏”。泰勒斯同志应该能理解这种心境,他证明了“只要哲学家愿意,就很容易发财,但是他们的雄心却是另有所属。”我暗自揣测,这一点也同样适用于作者。

  扫描以下链接直接购买本书

 

 

 

话题:



0

推荐

徐奇渊

徐奇渊

102篇文章 13天前更新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文章